沮水之畔、桥山苍翠。黄帝陵所在地延安市黄陵县坚持生态?#30036;取?#32511;色发展理念,依托黄帝陵古柏群保护,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绘就美丽龙乡。 集合、整队、分配好工作任务,黄帝陵管理局护林防火大队的护林员们像往常一样,认真地投入到春季森林防火工作中。 黄帝陵管理局护林防火大队巡查五队班长王七平说:“杂草经过一冬天它干了,干了以后容易引起火源,所以我们把它拢了以后挖个坑把它埋了,这样就减少火灾发生。” 除了防火,护林员们还要仔细观察记录古柏的生长情况,对发现的病、虫、老化?#20219;?#39064;进行上报,?#21592;?#21450;时救治。相传五千年前,黄帝为了保护环境、?#20048;?#27700;土流失,带领大家植树造林,此后,清明祭祖植树逐渐成为当地传统习?#20303;?#33267;今,黄帝陵共有古柏8万余株,其中千年以上的有3万余株,成为我国覆盖面积最大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柏林。 今年55岁的王七平,是土生土长的黄陵人,听着黄帝陵手植柏故事长大的他,在祖辈守陵护树观念的影响下,主动申请从水利部门调入护林防火大队,一干就是18年。 王七平说:“时间一长人?#21152;?#26543;燥心?#24120;?/span>所以我们就坐下歇一歇,或者就谝一谝想一想,看看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树,觉得这树长这么大确实不容易,所以就坚定?#19994;?#20449;心,要干好自己?#23616;?#24037;作。” 黄帝陵管理局护林科科长李小军说:“我们保护古柏,保护古柏群,?#23548;?#19978;不仅是对这个文化的传承,同时也是对生态文明的一个具体的体现,黄陵这边?#37096;?#21551;了新柏种植的活动,先后组织种植了侨胞林,炎黄子孙林、同心林,是对咱们古柏群的一个有效补充。” 在守住生态“绿”的同?#20445;?#40644;陵县还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龙乡"美”起来。在桥山街道办秦家塬村,村民们将?#29616;?#31665;、饮料?#24247;?#21487;回收垃圾送到村上的垃圾?#19968;?#38134;行换取积分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。 黄陵县桥山街道办秦家塬村第一书记张尧说:“?#29616;?#29255;是个4公斤,水瓶是个5个,2个油桶一共是3.9积分。” 黄陵县桥山街道办事处主任张立明说:“对于不可回收的垃圾,我们采取“户分类村收集办处理”的办法,进行一周一清运,改变以前群众随时丢弃垃圾的不良习惯,实现了环境面貌的整体提升。” 为推动绿色发展,黄陵县还采用回收农膜地膜、减少农药化?#30465;?#21152;强污水处理等方式全面整?#38395;?#26449;人居环境。 守住生态“绿?#20445;?#32472;就龙乡“美?#20445;?#22914;今黄陵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75.5%,居延安市首位,全县6个镇办、8个新型农村社区、148个村组实现绿化美化,道路、水岸绿化率分别达到90%和85%以上。计划到2020年,黄陵全县美丽宜居示范村建?#38485;?#36798;到50%,生态乡村建?#38485;?#36798;到100%。 |